李 靜 楊愛國
近年來,湖北省宜城市民政局大力實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養老服務保障能力、殯葬領域管理服務三大工程,有力度、有溫度地回應群眾的期待,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群眾的生活更加美好。
實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程。持續拓展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成果,落實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政策,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加強與相關部門信息共享和工作銜接,充分運用信息核對平臺,定期對納入防返貧監測系統的人員開展比對摸排,及時將符合條件的人員納入救助范圍。健全完善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落實“一月一比對、一月一通報”要求,切實強化工作主體責任。持續推進社會救助工作提質增效,規范社會救助事項“—網通辦”,完善“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暢通社會救助申請渠道。
實施養老服務保障能力工程。在社區養老服務能力上下功夫,以居家養老為基礎,通過新建、改造、租賃等方式,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能力,著力構建養老服務網絡,依托社區發展多樣化養老服務。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村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建設,鼓勵以村級鄰里互助點、農村福利院為依托發展互助式養老服務。在失能集中照護服務能力上下功夫,推進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充分發揮公辦養老機構公益屬性,重點解決失能、半失能特困供養人員集中供養問題。實施農村特困供養服務機構改造提升三年行動,增加護理型床位供給,提高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兜底保障能力和服務質量。在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上下功夫,對健康、失能、經濟困難等不同老年人群體,分類提供養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復照護等服務,明確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標準等,并進行動態調整。
實施殯葬領域管理服務工程。強化誠信自律,實行服務項目、服務內容、服務標準、服務價格、服務承諾、服務監督“六公開”,開展“清單式”服務。做好宣傳工作,在全市10個鎮(街道)、190個村、44個社區建立殯葬管理信息員隊伍,組織他們進村入戶宣傳殯改政策,引導群眾轉變殯葬觀念,摒除喪葬陋習,推進移風易俗。同時,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帶頭示范作用,要求黨員干部帶頭參與殯葬改革,實行喪事簡辦、文明低碳祭掃,主動做殯葬改革的踐行者、生態文明的推動者、文明風尚的引領者,從而帶動群眾轉觀念、破舊俗、立新風。
原創文章,作者:zang123,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bigbadfatmoon.com/policy/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