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深化殯葬改革 推進公益性公墓建設

              松柏蒼翠,清幽靜謐。在黃龍鎮劉崗村,一座公園式的公益性公墓正在落成之中。

              近年來,襄州區深入踐行綠色生態發展理念,積極探索公益性公墓建設,深化殯葬改革,走出了一條綠色殯葬推動鄉風文明、美麗環境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子。

              以黃龍鎮為試點,堅持“一處公墓就是一處公園、一片陵園就是一片園林”“就近就便、尊重群眾意愿”“建設好更要管理好”三大原則,該區將公益性公墓專項規劃設計、建設與美麗鄉村補短板強弱項建設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

              建設前期,襄州區成立建設專班,遵循“以人為本、融合創新、綠色生態、移風易俗”理念,經過多方考察和調研,選定地勢為緩坡型,松樹茂密,且以前為周邊村民散葬地的劉崗村松樹林作為建設地點。該地離居民區、水源保護區等500米以上,且距集鎮1.2公里,交通便利,又不影響群眾生活。

              選定地點后,專班立即和承包人溝通協調,回收林地,并按照生態化、園林化、景觀化要求,對原有松樹不砍不伐,就地綠化,保住生態原貌。

              建設中,堅持景觀設計與人文內涵相融合的節地生態安葬理念,努力將墓園總體規劃和景觀設計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降到最小。為倡導綠色安葬,專班在推進墓穴葬建設的同時,分區域做好骨灰生態葬、花壇葬、樹葬、草坪葬建設,鼓勵用綠色生態形式讓骨灰回歸自然。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專班還通過打造豐富的人文藝術景觀,引導群眾提高愛護環境的意識,將安葬環節變為生態增值的過程。

              公益性公墓建設,贏得人民群眾的理解支持至關重要。為此,黃龍鎮制定了紅白理事會章程,將殯葬改革、喪事簡辦列入村規民約,引導群眾移風易俗,轉變殯葬和祭祀理念。且響應群眾呼聲,建設風水池,既美化了環境,又起到了防火的作用。群眾看見自己的建議被采納,對項目更加支持,主動咨詢遷墳事宜。

              建設公益性公墓,公益屬性不可動搖。據介紹,項目建設資金通過從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民政部門獎勵和扶持資金以及黃龍鎮自籌等多種方式籌措。部分缺口資金則在公墓投入使用后,從每年收益中的50%支付剩余建設款,付清后收益用于公墓管理維修。

              據悉,黃龍鎮公益性公墓總體規劃面積30畝,分兩期建設,建成后將輻射全鎮11個村。項目一期將在40天內竣工,投資建設墓穴900余個,配套生態停車位、焚燒池、放生池、景觀帶等設施。項目二期建設,計劃建設生態墓位9000個。 

              來源:通訊員 劉帆 劉高 全媒體記者 張雪 飛王 世翠

              責編:劉慧

              編審:杜守雨

              原創文章,作者:zang123,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bigbadfatmoon.com/info/631.html

              (0)
              上一篇 2021-11-07
              下一篇 2021-11-0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网址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