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 推進移風易俗改革
農村殯葬改革事關農民切身利益,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生態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舉措。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村殯葬工作作出最新部署。如何深刻認識該文件對推進農村公益性殯葬設施建設的特殊重要性,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各地有哪些好經驗,推進鄉村振興農村殯改還有哪些需要補上的短板?記者近日采訪了數位關注殯葬改革的相關人士,聽聽他們的見解。
殯葬改革是推進移風易俗的重中之重
近年來,相關部門集中整治農村違規建設安葬設施、散埋亂葬等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在中國殯葬協會副會長王計生看來,這些問題反映了當前農村殯葬設施不足。
“只有基礎設施先行,才能高效執行監督管理和落實服務供給,推動殯葬有效治理?!蓖跤嬌f,推進農村公益性殯葬設施建設,可拆解為先“推”再“進”,即先推動改變農村公共治喪場所匱乏的現狀,再朝著讓村民實現“逝有所安、故有所尊”的目標邁進,進一步推進農村殯葬改革向縱深發展。
“鄉村振興,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進步的振興,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全面加強的振興,讓農民既生活富裕、又精神富足,既有現代化的硬件設施、又有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鄙綎|省沂水縣委書記薛峰告訴記者,解決殯葬難題、讓群眾“逝有所安”,不僅是殯葬工作的重要指向,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的一個重大課題,殯葬改革是推進移風易俗的重中之重,也是最佳突破口,必須重視和加強。
“要形成‘生老病死’民生保障的完整閉環,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外,還需要加強‘逝有所安’的部署和推進?!毖Ψ灞硎?,這里面就有兩個必須加快補齊的短板:一是移風易俗需要持續深化,二是農村公益性殯葬設施建設和殯葬公共服務要全面加強。
薛峰說,沂水于2017年創新實施以“惠民禮葬”為核心的殯葬改革,通過這幾年的實踐,切實感受到了全縣廣大群眾對殯葬改革的認可和歡迎,中央一號文件對鄉風文明建設、移風易俗、殯葬改革的重視和部署,也讓他更加堅信,沂水殯葬改革的路子走對了、走準了,將堅定信心和決心,把殯葬改革進行到底,讓沂水百萬群眾長期受益。
“建設農村公益性公墓,滿足群眾集中安葬需求,尤為必要?!苯魇∧喜袞|湖區賢士湖管理處長巷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鄧峰認為,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的加快推進,農村殯葬用地供需矛盾漸顯。長巷村于2019年啟動公益性公墓的建設,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在南昌洪福人文紀念公園內建成“長巷園”和“拾光園”兩個公益性公墓。
“我們通過政企合作模式,借助國內先進墓園的設計、規劃和管理,切實保障了長巷村群眾逝有所安,將村級公益性公墓打造成了一個綠色環保、移風易俗、文化傳承、家風家教的示范基地?!编嚪逭f。

通過購買服務長巷村在福壽園國際集團旗下南昌洪福人文紀念公園內建成“長巷園”公益性公墓
長巷園公益性公墓
治理農村殯葬亂象 助力鄉風文明建設
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廣積分制、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做法,加大對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封建迷信等不良風氣治理,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這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要求。
薛峰說,農村的陳規陋習,有它的歷史性、長期性和頑固性,要想徹底改變,就需要分析其生長的土壤、存在的現實環境,采取治本的方法,從根子入手去解決,同時要注重方式方法。
沂水將殯葬移風易俗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緊密結合,始終堅持用改革的惠民政策來引導、用黨員干部的帶頭來引領、用群眾的主體作用來推動、用統一的殯葬待遇來打消顧慮、用自治的手段來鞏固成果,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長巷村,村“兩委”班子多次召開殯葬移風易俗動員部署會議,明確文明喪葬的重要意義和目標遠景,要求村(組)干部以身作則,帶頭抵制大操大辦之風。同時,加強對殯葬亂象的監督,及時掌握和公開移風易俗工作進展情況,確保移風易俗工作有序開展,使之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2020年長巷村清明“福壽云”云共祭現場
南昌洪福人文紀念公園工作人員提供專業的代祭掃服務
補齊短板 持續推進農村殯葬設施建設
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賢士湖管理處黨工委書記黃征表示,殯葬設施供需最緊張的地方就在像長巷村這樣的城鎮化農村里。一方面,傳統的殯葬方式遺留下的墓穴、墓區需要改造;另一方面,建設公益性殯葬設施得不到政策支持,公益性殯葬設施納入城市整體規劃難,城鎮化后改造還涉及土地性質變更、林地征用等問題。
在平常采訪中,記者也發現,大多數農村公益性墓地缺乏長期整體規劃,加上管理經驗、工作機制不夠健全,導致部分地區建設出來的公益性公墓后期出現管理不善,降低了群眾的認可度。
“在農村公益性公墓的建設上,我們與有先進管理經驗的洪福人文紀念公園合作,可以從根源上解決農村公益性殯葬設施建設管理使用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编嚪逭f,長巷村未來將繼續借助殯葬行業龍頭的專業力量,著力加強綠色生態殯葬設施建設,持續促進移風易俗,滿足村民基本安葬需求。

通過購買服務長巷村在南昌洪福人文紀念公園內建成“拾光園”公益性公墓
“我國殯葬工作具有復雜性和地區差異性。農村公益性殯葬設施建設與管理維護需要通盤思考、逐步實施?!蓖跤嬌f,建設農村殯葬設施,從開始規劃起就需要土地、資金、機制等同步到位,并同步建立全程監管、常態化執法等保障措施,如此才能確保農村公益性殯葬設施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在農村公益性殯葬設施建設具體操作層面,王計生認為,可根據農村地區群眾觀念接受程度,分步試行城市殯葬改革中的成功經驗,如公園式營造、無煙式環境、管家式服務等模式,以及百姓公祭日、集體追思會、遺體捐獻者或骨灰撒散者紀念儀式、音樂禮葬等紀念形式,通過生態環保體驗、莊重樸素的儀式感,加深群眾對移風易俗和尊重生命的理解。
薛峰認為,還需要做好殯葬移風易俗的頂層設計,將“逝有所安”上升為國家治理戰略;在城鄉殯葬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強對公益性殯葬設施特別是公益性公墓建設的政策支持;在鄉村文明推進上,加大對殯葬亂象陋習的治理力度。
下一步,沂水將抓好已建成公益性公墓的管理維護,積極開辟樹葬、花壇葬、草坪葬等生態安葬區,同時做好老舊墓地的治理和提升工作,引導群眾采用節地生態的安葬方式,樹立文明殯葬的良好風尚,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努力探索新的發展和改革路徑。
“建設施易,化觀念難?!蓖跤嬌硎?,農村殯葬改革需要長期堅持、各方共促,使農村殯葬設施不僅作為公共服務的功能性場所,更成為黨和政府關懷農民身后安頓、開展生命教育、傳續鄉風文明精華的標志,進而為推進鄉村治理與鄉村振興凝心聚力。

拾光園里的祈福墻
拾光園里的”花田葬”
本報記者 路建英
原創文章,作者:zang123,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bigbadfatmoon.com/info/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