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深化殯葬改革 助力鄉村振興

              通訊員 萬立波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楊玉菡

              近年來,益陽市堅持把殯葬改革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不斷推進機制體制創新,大力倡導節地生態安葬,堅決治理散埋亂葬,以深化殯葬改革助力鄉村振興。今年1至6月,全市火化率達57.4%,其中沅江市、南縣、大通湖區火化率達100%。

              2020年10月,湖南省殯葬改革工作推進會在南縣召開。光明日報、湖南日報、新湖南、紅網等主流媒體對益陽市殯葬改革工作進行了宣傳報道。

              為發展“騰地”,促推產業興旺

              益陽市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積極推進殯葬改革,不斷完善殯葬基礎設施,新建縣以上殯儀館4所、規劃1所。大力推行遺體火化并入公墓安葬,切實推動原有墓穴平整或遷移至集體公墓,為產業發展騰出用地空間。2019年以來,該市累計節約土地約3600畝。這些耕地通過土地流轉、集中連片后,有效盤活了鄉村土地資源,為產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益陽:深化殯葬改革 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清明期間,南縣開展“倡導文明祭掃、鮮花獻給故人”主題宣傳活動,為前來公墓祭掃的市民用鮮花置換紙球。冷建新 攝

              為環境“增綠”,推進生態宜居

              益陽市將殯葬改革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規范農村公墓建設管理、整治違規散葬墳墓等舉措,助力營造“干凈、整潔、清爽、有序”的農村人居環境,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該市以持續發展、低碳環保、生態健全、環境優美的花園式公墓為目標,堅持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讓每位逝者都 “逝有所安”。同時,堅持因地制宜,堅決遏制墓地違建亂象,2020年以來,共整治硬化大墓900余個(含活人墓 100余個)。南縣對46處“三沿六區”內大墓、豪華墓強制予以拆除。

              為良俗“鋪路”,助推鄉風文明

              益陽市將破除殯葬領域中的陳規陋習作為推動移風易俗的重點內容,讓文明、生態、節儉、綠色的殯葬理念深入民心,為鄉村振興注入澎湃的精神動力。結合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倡導樹葬、花葬、草坪葬和水葬等生態安葬方式,充分利用清明等時間節點,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宣傳活動,引導廣大居民樹立文明、節儉、環保的殯葬風尚。沅江通過推行“三個一律”(一律實行火化、一律進公墓安葬、一律由本村紅白理事會操辦喪事)、“三個嚴禁”(嚴禁做道場和搭臺唱戲、嚴禁燃放煙花鞭炮、嚴禁在街道及公路等公共場所搭設靈棚治喪)、“三個倡導”(倡導喪事辦理不超過3天,倡導喪事席面不超過10桌、每桌標準控制在300元以下,倡導非親屬人員不隨禮金),有效遏制了大操大辦、厚葬薄養、散埋亂葬等陳規陋習。隨著殯葬改革的深入推進,文明殯葬的理念正在為越來越多的民眾所認同,厚養薄葬習俗蔚然成風。

              益陽:深化殯葬改革 助力鄉村振興

              去年以來,大通湖區在全區推廣殯葬改革,建成了殯儀館,并在各鎮分別建起了1個公墓。今年清明節前后,該區群眾一改過去燒錢紙、放鞭炮、掛紙球的祭奠習俗,用一束菊花寄托對逝去親人的思念。 谷晴 攝

              為基層“賦能”,助力治理有效

              為打通殯葬改革難點和堵點,有效提高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益陽市堅持政策底線、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實事求是,注重發揮基層黨員干部的中堅力量,緊緊依靠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將法治、德治、自治有機融合到殯葬改革當中。各行政村(社區)基本設立了由村支兩委干部為殯葬改革信息員的紅白理事會,負責轄區內殯葬信息收集上報以及上門勸導工作,做到治理全覆蓋、零死角,問題早發現、早制止。將婚喪喜慶事宜的辦理要求逐步納入村規民約,由村(居)民共同遵守,提高了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意愿和能力。加強信息技術在殯葬改革中的運用,在南縣先行先試,研發了殯改管理信息系統,對本縣人員死亡、火化、下葬全過程監管。

              益陽:深化殯葬改革 助力鄉村振興

              2021年3月4日,沅江市共華鎮雙阜村紅白理事會研究推進殯葬改革移風易俗。陽佩 攝

              為群眾“節流”,促進生活富裕

              益陽市積極倡導文明治喪,加大殯葬惠民利民力度,全面推行“五免一補”政策,對全市城鄉低保對象、城鎮“三無”人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優撫對象和農村特困人員身故后的遺體和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確認的無名遺體,免費提供運送、存放、火化等基本服務及普通骨灰盒和衛生紙棺,對選擇骨灰江葬、撒散等節地生態安葬的,給予每具火化遺體1000元的獎補。同時,對骨灰入公墓只收取一次性管理費2000元,其中2019年12月31日前實行免費安葬,2020年、2021年分別按標準的60%、80%收取,運營不足部分由財政補足。2020年以來,全市共減免、發放殯葬惠民資金 1100余萬元,惠及群眾7000余戶,平均每個喪事可節省安葬費20000元以上。此舉真正從根本上緩解了廣大群眾特別是困難群體“死不起”“葬不起”和因喪致貧、因喪返貧問題的發生。

              原創文章,作者:zang123,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bigbadfatmoon.com/info/153.html

              (0)
              zang123zang123
              上一篇 2021-07-09
              下一篇 2021-07-2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网址极速